生活雜記・22歲的幾件事


這一兩年每當別人問起年紀,都要加減乘除算一下才想起,應該說自從過了20歲後,實際年齡幾歲其實差異不大(除非真的奔三、到了一個分水嶺的年紀才會有感吧),所有人看的是你這個人的本質,自然而然到底是21、22還是23歲自己都記不太清楚。

但是今年22歲還是蠻重要的一年,畢竟剛畢業進入職場,生活模式大大改變了,步調變的非常規律,可以掌握的事情也自然變多,這篇來談談在這一年幾件有感觸的事。

儲蓄規劃!


最有感的就是金錢規劃,學生時期收入不多、又常常跟朋友約下課吃飯,其實每個月能存到的錢很少,特別無感。但是出社會後,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過規律的朝五晚九上班生活,能存錢的契機變多,收入變多也比較有感!

像是發現自己竟然乖乖地用記帳app,摸清楚每筆金錢流向,有規劃的儲蓄、有規劃的消費,也會讓自己安心許多。畢竟開發被動收入前,有目標的存錢才是上上策。

還有開始分配每張卡片的開銷項目,存錢、生活費、奢侈品或旅遊花費都分配在不同卡片,有規劃地使用信用卡,也是很好的管理方式。其實以前很害怕使用信用卡,怕會無法確切掌控到金錢花費,但是後來規律記帳後,越來越清楚自己的花費模式,自然開始敢嘗試、了解它能帶來的其他效益還有回饋。

其實總結來說就是在財務方面對自己負責~

步入職場不歸路

先說打工跟辦公室職場真的很不一樣,打工偏向動態較不規律的工作,辦公室則是非常靜態一天8小時跟同一群人還有電腦,朝夕相處。就算大四實習時就開始辦公室生活,一個禮拜至多在公司三天,也無法跟現在的每天相比,才忽然意識到工作跟生活很難平衡,因為基本上坐在辦公室的時間就是大部分的生活。

每天朝九晚五地在辦公室,也累積了小小的觀察,來談談做好本份之外的事


「在工作場所,沒有人非要感謝你不可」
很感謝我遇到的職場環境跟同事們都是非常友善又照顧人。但這句話還是要一直記著,遇到好同事好主管是幸運,然而不能期待每個人相處的模式都一樣。

在職場會發現,會做人跟會做事同樣重要。禮貌、互相永遠是基本的加分條件。

「忘記一廂情願吧!
前陣子血淋淋的案例就在眼前上演,那一個月工作的思維也轉換許多。

工作不是沒有底線的接。
很多時候遇到不妥的事情時,其實手上還有握有談判空間,有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;反之,如果害怕碰到拒絕別人的窘境,就只能在被命令、被指派的狀態下任命做事。

怎麼看待工作場域,會影響別人對你的態度。
最後不要忘了!努力工作的初衷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。

提升生活舒適度| 


不得不說每天通勤很消磨耐性,尤其早上八點到九點的尖峰時段:所有人擠在捷運上,搭一趟難以撫平的煩躁油然而生(跟雨天的頭髮一樣⋯)。生活中就是有些難以避免的不方便,所以也會想在其他小事物上著手,提升生活品質。

像是每週都會追劇,就訂閱Netflix、購入平板讓自己休閒時間更舒適;同樣款式的鞋,在專櫃購買走起來更舒適、可以穿得更長久;總結來說,每天都需要使用的品項,會想開始投資更好的,讓自己的生活品質逐漸提升!
以上是偏向物質層面,當然還有其他方式讓生活質感UP!UP! 例如,不定期整頓房間、改變擺設,讓自己有個舒適的窩;有規劃的過每一天、記錄每一天,生活如同碎片,當每天都沒有規劃的過,久而久之想不起自己是怎麼過日子的。不管是去了哪家餐廳、咖啡廳、做了什麼事,子彈式的條列出來,過了一個月回顧,會發現生活中有蠻多容易被遺忘的美好,而且漸漸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模式、什麼樣的行程最感到舒適,最適合自己!

————

前面提到的活上的改變,是在脫離校園後最有感觸的。學生時期有當時的美好,上班族生活也有它的美好,朝九晚五的模式讓生活的一大部分都是在掌控之中的,而剩下下班之後的時間,該怎麼過,才是一個人真正生活的開始。有意識跟有條理的過日子,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⋯。